【杏花春雨江南原诗】“杏花春雨江南”出自元代诗人虞集的《风入松·寄柯敬仲》。原诗为:
> 画堂红袖倚清酣,华发不胜簪。
> 几番心事与春争,梦里云归处,烟锁画楼深。
> 余音袅袅,断续无凭,似有还无,欲说还休。
> 一树桃花,几番风雨,满地残红,谁人收?
> 杏花春雨江南,画桥烟柳,细雨斜风,轻寒时节,正是春深。
> 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,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> 能不忆江南?
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柔美与诗意,以“杏花春雨”为意象,勾勒出一幅朦胧、细腻的江南画卷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眷恋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。
“杏花春雨江南”是古代文人笔下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意象,象征着江南春天的温柔与浪漫。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更是情感的寄托。原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江南春天的静谧与美丽,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。
原诗信息对比表: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风入松·寄柯敬仲 |
作者 | 虞集(元代) |
创作背景 | 寄情于友人柯敬仲,抒发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|
核心意象 | 杏花、春雨、江南、画桥、烟柳、桃花、残红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往事的追忆 |
语言风格 | 清新婉约,细腻含蓄 |
情感基调 | 悠远、缠绵、略带感伤 |
现代意义 | 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符号,常用于文学、艺术创作中 |
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。而“杏花春雨江南”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诗句,成为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