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入冬是什么时候】“入冬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,进入冬季的开始。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、气候条件的不同,入冬的时间也有所差异。本文将从全国范围出发,总结各地入冬时间,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什么是“入冬”?
“入冬”一般是指气温连续五天平均温度低于10℃,并且之后不再回升到10℃以上,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1月左右。不过,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南北气候差异大,因此“入冬”的具体时间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。
二、我国主要城市入冬时间总结
以下是一些代表性城市的入冬时间(以气象部门发布的标准为准):
城市 | 入冬时间 | 平均气温(℃) | 备注 |
北京 | 11月中旬 | 8~12 | 北方典型温带季风气候 |
上海 | 12月初 | 9~13 | 长江下游地区,入冬较晚 |
广州 | 12月中下旬 | 14~18 | 南方温暖,入冬较迟 |
哈尔滨 | 10月下旬 | 2~5 | 北方寒冷地区,入冬最早 |
成都 | 11月下旬 | 7~11 | 四川盆地,气候相对湿润 |
西安 | 11月中旬 | 6~10 | 黄河流域,冬冷夏热 |
武汉 | 11月下旬 | 8~12 | 长江中游,季节变化明显 |
乌鲁木齐 | 10月下旬 | 0~5 | 西北干旱区,气温骤降明显 |
三、影响入冬时间的因素
1. 纬度:纬度越高,气温越低,入冬时间越早。
2. 地形:如高原、山地等地形会影响气温变化,导致入冬时间不同。
3. 海洋影响:沿海地区受海洋调节,入冬时间普遍比内陆晚。
4. 季风影响:夏季风退去后,冬季风增强,导致气温下降。
四、如何判断是否入冬?
根据气象部门的标准,判断是否入冬的主要依据是:
- 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℃;
- 且之后不再回升至10℃以上;
- 通常发生在11月前后,但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。
五、结语
“入冬”不仅是季节的转换,也是人们生活节奏调整的重要节点。了解本地入冬时间,有助于合理安排穿衣、出行和农业生产。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虽然各异,但都体现了大自然的规律与多样性。
如需更详细的某地入冬信息,可参考当地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