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瞥汉语大词典】《汉语大词典》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大型汉语辞书,收录了大量古代和现代汉语词汇,涵盖了从先秦到近代的文献用语。它不仅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工具,也为文学、历史、哲学等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。
本文将对《汉语大词典》的基本信息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与特点。
一、
《汉语大词典》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6年首次出版,历时多年编纂完成。全书共分12卷,字数超过1000万字,收录词条约37,000余条,涵盖古代汉语词汇、成语、俗语、方言词语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新词。该词典以“义项明确、例证丰富”为特色,注重词义的历史演变和使用语境,是目前中国最权威、最全面的汉语词典之一。
该词典在编纂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古籍、碑刻、敦煌文献、少数民族语言资料等,力求做到“穷尽性”与“准确性”的统一。此外,书中还附有多种索引,如拼音索引、笔画索引、部首索引等,方便读者查阅。
二、主要特点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书名 | 《汉语大词典》 |
出版单位 | 上海辞书出版社 |
出版时间 | 1986年(第一版) |
卷数 | 共12卷 |
字数 | 超过1000万字 |
收录词条 | 约37,000余条 |
语言范围 | 古代汉语为主,兼收现代汉语 |
词义特点 | 注重词义演变与语境分析 |
例证来源 | 古籍、碑刻、敦煌文献、少数民族语言等 |
索引方式 | 拼音索引、笔画索引、部首索引等 |
使用对象 | 学术研究者、语言学习者、文学爱好者等 |
学术价值 | 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汉语词典之一 |
三、结语
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汉语辞书,不仅在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,也在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,它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工具书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条目或具体词义,建议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对比研究,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