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庾公乘马有的卢的注释?】“庾公乘马有的卢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篇,是古代文人用来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一个典故。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以下是对这一典故的详细注释与总结。
一、原文出处
“庾公乘马有的卢”,出自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
> 庾公乘马有的卢,或谓曰:“此马虽骏,然性暴,不可乘。”庾公曰:“我岂以一人之命易一马之命?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:庾亮(字元规)骑一匹名叫“的卢”的马,有人劝他不要骑这匹马,因为这匹马虽然快,但性格暴烈,容易伤人。庾亮却回答:“我怎么能为了一个人的生命而放弃一匹马呢?”
二、注释与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庾公 | 即庾亮,东晋名士,官至太尉,以德行著称。 |
的卢 | 一种名马,传说中非常快,但性情凶猛,历史上曾有“的卢救主”的典故。 |
“此马虽骏,然性暴,不可乘” | 指出的卢马虽然速度快,但脾气暴躁,不适合骑乘。 |
“我岂以一人之命易一马之命?” | 表达了庾亮对马的珍视,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。 |
三、历史背景与意义
1. 历史背景
东晋时期,门阀士族势力强大,名士之间讲究风度与气节。庾亮作为当时的重要人物,其言行常被后人传颂。
2. 文化意义
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动物的尊重,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对“义”与“利”的权衡。同时,也体现出庾亮不轻易舍弃所爱、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。
3. 延伸典故
“的卢马”在三国时期也有出现,如刘备曾因“的卢马”得救,因此这个典故在后世文学中常被引用,象征忠诚与命运。
四、总结
“庾公乘马有的卢”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典故,不仅展现了古代名士的个性与风范,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生命、忠诚与情感的态度。通过这一故事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士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 |
人物 | 庾亮(庾公) |
马名 | 的卢 |
评价 | 马虽快但性暴 |
庾亮回应 | 不愿因人命换马命 |
历史背景 | 东晋时期士人文化 |
文化意义 | 体现重情重义与生命观 |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的卢马”在其他文献中的表现,可参考《三国志》《三国演义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