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用不愤不启造句子

2025-11-19 11:10:53

问题描述:

用不愤不启造句子,这个怎么处理啊?求快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9 11:10:53

用不愤不启造句子】在中文表达中,“不愤不启”是一个源自《论语》的成语,原意是“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时候,我不去启发他”。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意愿。只有当学生真正有疑问、有困惑时,教师或他人给予的启发才更有意义。

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,以下是一些使用“不愤不启”的例句,帮助大家掌握其用法与语境。

一、

“不愤不启”强调了教育中的主动性原则,即在学生尚未产生强烈求知欲望之前,不应过早地进行灌输式教学。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课堂教育,也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、自我学习以及日常交流中。通过合理运用“不愤不启”,可以提高学习效率,增强思维能力,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。

二、表格展示(“不愤不启”造句示例)

序号 句子示例 使用场景 说明
1 他在学习上从不轻易放弃,老师常说:“不愤不启,你若没有疑问,我也不多讲。” 教育场景 强调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
2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思考,而不是一味地替他们解决问题,因为“不愤不启”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。 家庭教育 倡导启发式教育方式
3 老师讲课很生动,但如果没有学生认真听讲,他也坚持“不愤不启”的原则。 课堂情境 表达教师对学习态度的要求
4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,直到今天终于明白了,原来老师说的“不愤不启”是这个意思。 学习反思 表达自己在困惑后得到启发
5 在工作中,领导从不随便指导下属,他说:“不愤不启,等你们自己想明白了再谈。” 职场管理 强调员工自主性与责任感

三、结语

“不愤不启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教育智慧。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和教学中,应尊重个体的思考过程,激发内在动力,而非强行灌输知识。通过合理的造句练习,我们不仅能加深对成语的理解,还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